關於作者之台灣手語研究

        張榮興老師近年來每年擔任國科會計畫主持人,進行台灣手語的研究工作,從語言學的角度分析台灣手語的語言現象,研究的範圍涵蓋詞彙、句法、語意和篇章。

在詞彙方面:

        張榮興老師以台灣手語1000個地名為例,探討漢語對台灣手語詞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很多台灣手語的地名乃透過不同的方式由漢語地名借用而來。綜觀其借用的方式,包括:(一)完全依漢語地名之漢字直譯而來;(二)依漢語地名之部份漢字直譯而來;(三)完全依漢語地名之漢字字形打出來;(四)依漢語地名之漢字部份字形打出來;(五)綜合漢字字形和字義將漢語地名之漢字打出來。

        另外,他並進行台灣手語姓氏的研究,從385個台灣手語的姓氏中探討這些詞彙背後的形成動機。研究發現台灣手語名字的造詞方式跟姓氏的造詞方式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台灣手語的名字主要是根據個人的身體特徵、個人性格的特徵、和個人生活的背景等方面來造詞,而台灣手語的姓氏往往有不同的造詞背景:(一)台灣手語的姓氏可以是從漢語的姓氏直譯而來;(二)可以是取部份漢字再加以直譯;(三)也可以依照漢字的全字字形打出來;(四)也可以只取部份漢字再將把字形打出來;(五)也可以同時採取字義和字形的綜合策略。透過台灣手語地名和姓氏的研究,我們得以清楚看到台灣手語如何將漢語融入本身的語言系統,同時也說明了台灣手語擴充詞彙的幾個重要方法,這個研究對口語和手語不同的語言系統之間的語言接觸和語言改變議題有很重要的啟發作用。

在句法、語意和篇章方面:

        對於手語的分類詞,張榮興老師(與戴浩一教授和蘇秀芬共同合作)參照台灣手語語料,重新分析了傳統所謂的分類詞述語,認為所謂的分類詞詞素是一個上位詞,而根據其主要的回指功能,此上位詞應被視為一種代形詞。論文(Chang, Su & Tai 2005)中結合了Talmy (1985)的動態事件和代形詞的分析,解釋了主體與背景如何在空間結構中與空間動詞共同出現,以及主體和背景的代形詞如何形成以達共現之要求。研究認為台灣手語的「背景代形詞」比「主體代形詞」更容易預測,因為背景的名詞通常以非移動的手形來做為它的代形詞,而主體名詞通常是取一個全新手形作為它的代形詞。

        在台灣手語空間方面的研究,包括探討華語與台灣手語的動態空間結構(在華語中一般稱之為趨向動詞結構),張榮興(2008)研究論文的討論範圍包括了“ 來”、“ 去”、“ 上”、“下”、“進”、“出”、“過”等空間概念。華語中的動態空間關係往往用“來”、“去”、“上”、 “下” 、“進”、“出”、“過”等趨向動詞來表達,在台灣手語的動態空間關係則由共現結構來表達,所謂的共現結構是將主體和背景兩個成份共同的呈現出以表達彼此的空間關係。為具體呈現台灣手語的空間語法結構,文中討論根據Talmy(1985, 2000)將動作事件(motion event)分解成主體(Figure)、背景(Ground)、路徑(Path)、動作(Motion)與方式(Manner)五個基本的語意成分,希望透過華語與台灣手語空間結構的對比分析來說明口語與手語之間的不同語言特徵,俾使以聽障學生為教學對象的華語老師能夠更具體的掌握兩者之間的差異,以改進華語文的教學品質,讓聽障的學生在華語文的讀寫方面能有更突出的表現。此外,張榮興(2009)探討了台灣手語造詞策略和句法的關聯,討論台灣手語和華語的語言類型差異,以四種造詞策略(實體直指、動作模擬、外形描繪、形體取代)來探討台灣手語的造詞策略及與句法方面的關聯。研究中指出台灣手語藉由不同造詞策略所形成的詞彙及其相關的句法結構,以探討不同種類的詞彙在所有格結構、名詞+修飾語結構及分類詞等結構中的表現有何不同。

        另外,張榮興老師應用角色指稱語法(Van Valin & LaPolla 1997, Van Valin 2005)來探討台灣手語簡單句和複合句之語法關係,其目的是為了瞭解這兩種不同種類的句子是如何將論元聯結到句法上。有關簡單句的探討議題包括:(一)如何根據Dirven & Verspoor(1998)分析將台灣手語的簡單句劃分成不同的事件類型、(二)台灣手語的簡單句如何在角色指稱語法中使用不同的呼應策略來表達語法關係、以及(三)如何以角色指稱語法來解釋台灣手語簡單句的論元聯結問題。有關複合句的探討議題包括:(一)如何根據Van Valin (2005)的子句語意關係(interclausal semantic relations)將台灣手語的複合句劃分成不同的類型、(二)台灣手語複合句中的不同子句語意關係跟語法結構的關係、以及(三)角色指稱語法如何解釋台灣手語複合句中的論元聯結現象。

        在篇章上的研究議題則包括了台灣手語的指涉現象的研究。指涉現象能夠顯露語言學中的言談是如何建立以及如何持續,因而吸引許多語言學家的注意。有關台灣手語指涉現象的研究,主要著重於台灣手語言談中的指示詞與指涉功能之討論,旨在探討台灣手語使用者如何在言談中以不同的指涉詞來建立及持續所指涉之事物,以及他們如何有效的運用手勢空間來建立言談的持續性。

目前的研究:

        張榮興老師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從認知的角度來探討不同的攝取角度對台灣手語詞彙、句法、語意與篇章的影響。「攝取角度」(perspectives)一詞指的是一個人觀察人、事、物的角度,以及互相溝通的立場,而「面向」(aspects)一詞指的是我們對物體不同面向或特徵的洞察或認知(Graumann & Kallmeyer 2002)。本研究有三個主要議題:

        第一個議題是討論台灣手語之造詞與攝取角度的關聯。由於先前關於不同手語之間詞彙的研究皆著眼在詞彙組成成分(即手形、移動跟位置)的異同上,較不具說服力,計畫決定以Taub(2001)所提出的「象似性的類比建構模式」來解釋為何台灣手語與美國手語選擇不同的面向來作明確的表達或敘述。

        第二個研究議題是探討攝取角度與台灣手語中句法和語意層面的關連性,特別是與事件結構(event structure)有關的句法現象。攝取角度除了用來指不同的面向之外,也可以用來指觀察事件的角度,換言之,就是對一事件結構不同的注意焦點。Pinker(2007:201-202)透過攝取角度來解釋完成式和未完成式之間的差異,指出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前者是透過較大的視角範圍來看整體事件,而後者則是將視角範圍著重在事件內部的某一部份。我將框架(frame)理論(Fillmore 1977)、動作鍊(action chain)理論(Langacker 1990),以及事件結構理論為理論基礎應用在台灣手語有關攝取角度的相關現象。

        第三個議題主要是針對不同的攝取角度對台灣手語篇章層面的影響做進一步的探討。同一個情境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描述方式,描述者可以透過不同的攝取角度來描述該情境,一般而言,我們可以從敘述者角度或事件參與者的角度來描述該情境。本研究將以Poulin & Miller (1995)提出的「指涉轉變的表徵」(representation of referential shift)做為理論基礎,透過「指涉的領域」(referential domain)和「指涉的框架」(frame of reference)的概念清楚地詮釋手語篇章中攝取角度的轉換,更有系統地來分析手語篇章的結構並解釋動詞呼應形式的轉變與攝取角度的關係。

張榮興老師個人網站
http://www.ccunix.ccu.edu.tw/~lngjhc/

 

更新時間 : 2011年08月26日

張榮興台灣手語研究室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